新闻动态
人们对于礼品的选择和送礼观念的转变
2013-11-8 15:48:33   本站原创    本站    点击:1390次
       送礼是中国人的传统,礼尚往来一直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。在普遍意义上,这个“礼”多是以“礼品”为载体彰显,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。  
 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,人们之间赠送的礼品更在时间的洗礼中完成了一步步的变迁,而这种变迁,在某种程度上,见证了中国60多年来的发展与巨变。  
  单纯的幸福  
  新中国建立初期,物资匮乏、百废待兴。生活于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,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,吃白面、穿新衣在普通人家只有过年才能享受到。因而那个年代的礼品也分外质朴,实物之“礼”几乎是清一色的面食,“轻、薄、小”是显著的特征。逢年过节,走亲访友,带上一小袋白面、一封糕点或是几尺布就是最好的礼品。 
  
  钢笔在当时算是非常高品质的礼品,走在路上穿中山装、口袋别着钢笔的人备受羡慕。若那钢笔是派克牌的,更是相当有面子,甚至可以当做宝贝代代相传了。  
  货币之“礼”则以角钱为主,粮票、布票为辅。过年时孩子们的压岁钱,大都在一角到二角之间,偶尔也有给五角钱的,就算是了不得的大数目了。在那个一切凭票的年代,拿粮票、布票送人,亦是很高端的礼物。 
  
  1966年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,中国的主流变成了领袖和红卫兵,那一时期,毛主席像章、毛主席语录、毛主席诗词是最流行的礼品;印有标语的茶缸、毛巾、袖标被称为文革三件宝,成套赠送。结婚办喜事,亲朋好友送的都是“毛主席接见红卫兵”之类的年画,单位则送成套的《毛泽东选集》或毛主席石膏像。 
  
  那个年代的人,生活清苦、简单却又容易满足,一份小礼物往往就是记忆里单纯的幸福。  
  礼品变“厚”  
  从70年代中期开始,有人把烟酒当做礼品。之后,女子出嫁有了“彩礼”,上海牌手表,飞鸽、永久牌自行车和缝纫机“三大件”是十分贵重的婚嫁礼物。人们之间的往来也逐渐多起来,谁家发生像住院、生子、参军入伍等大事,一般都是以鸡蛋或糕点作为礼物。 
  
 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,中国回归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,礼品的发展也与经济发展同步,进入了辉煌时期。春节时礼品花样增多,除了糖果、糕点外,还有肉、酒、水果之类,罐头和麦乳精也开始走进礼品的行列。 
  
  与此同时,新鲜事物大量涌现,花衬衫、喇叭裤、蛤蟆镜这些带有资产阶级情调的东西,在当时是非常时髦惹眼的礼品,赠送者和接受者都走在流行的前列。  
  到了80年代,“礼”逐渐“大”和“多”了起来。过年过节送烟酒、罐头、水果已成常态,并开始讲究烟酒的牌子。压岁钱和随礼也相应攀升,由10元到20元、50元、100元甚至更多。体现时代特征的结婚“三大件”演则变成了冰箱、彩电和洗衣机。此外,印有明星、花鸟、风景等各类题材的挂历也成为过年馈赠的厚礼,风靡了整个80年代。 
  
 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,90年代的“礼”变得丰厚起来。食品开始变成了整袋大米、成箱水果、整件名酒、鸡鸭鱼虾等。随礼的范围和领域逐渐扩大,数额也不断增长,礼尚往来开始变味。高档手表、商务通、BP机、电脑、手机等作为高端礼品开始进入人们视野,变化可谓日新月异。 
  
  礼“重”人意“轻”  
  进入21世纪,在经济、文化发展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,人们对于礼品的选择开始追求个性、品质和健康。绿色环保食品渐渐担当礼品的主角,具有区域特色的土特产也“火”了起来。各种保健品、营养品以及健身、按摩器械成为子女孝敬老人的礼品。具有个性特点和品牌内涵的礼品也广受欢迎。各类造型独特的个性礼品,如个性优盘等占据了很大的市场;名牌包、化妆品、电子产品等的普及率越来越高,成为不少人购买礼物的首选。 
  
  春节父母、长辈送给孩子的礼物也开始从单纯的压岁钱、玩具等变成送给孩子诸如“生活锻炼夏令营”“强身健体训练营”“红色旅游”等有益成长的精神食粮。  
  近几年,伴随着物质的丰富,银行卡、购物卡、现金、股票以及各类奢侈品逐渐成为礼品的主力军,送礼的花样越来越多,价值越来越高,表达方式越来越隐蔽。“礼”已经从过去简单的表达感谢、祝福变成了走关系、通人情甚至是进行贿赂的手段。礼“重”人意“轻”的现象更是成为送礼的常态,给礼物原本承载的单纯意义蒙上了一层黯淡的灰色。